梅毒的扩展性能提高,也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性病,特别是会引发全身症状出现,严重危害到下一代,尤其是女性在孕期出现了梅毒症状,就必须在专业医生的帮助下进行护理,否则就会存在非常大的风险,不仅容易伤害到腹中胎儿,还会给新生儿带来非常严重的危险,那么,梅毒有哪些诊断方法呢?
暗视野显微镜检查组织及体液中螺旋体:对不洁性交后的生殖器溃疡、硬结性溃疡,用暗视野显微镜检查。这是一个十分可靠的梅毒实验室诊断方法,尤其对早期梅毒的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,但也有其他因素影响检查结果。
梅毒血清试验:一般可用康-华氏试验,或先用性病研究实验室(VDRL)试验或不加热的血清反应素试验做筛选,然后以康-华氏试验证实。若有条件,可用特异试验——荧光梅毒螺旋体吸收试验、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。梅毒血清试验反应也有假阳性可能,其原因可能与其他疾病或生理状况发生变化有关。
脑脊液检查:梅毒螺旋体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后,早期即可用脑脊液来发现梅毒螺旋体。脑脊液中细胞计数,若白细胞>10/mm3,提示中枢神经系统有炎症现象;蛋白测定中总蛋白量增加或两种蛋白的比例发生改变,即为不正常,正常脑脊液中总蛋白量为10~40毫克/100毫升。
分子生物学梅毒检查: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梅毒检查发展迅速,PCR技术广泛用于临床,所谓PCR即多聚酶链式反应,梅毒检查即从选择的材料扩增选择的螺旋体DNA序列,从而使经选择的螺旋体DNA拷贝数量增加,能够便于用特异性探针来进行检测,这样进行梅毒检查以提高诊断率。
显微镜检测:通常使用暗视野显微镜,在显微镜下观察梅毒螺旋体,是一种病原体检测法,同样适合一期、二期梅毒患者。
梅毒螺旋体IgM抗体检测:IgM抗体是一种免疫球蛋白,用它来诊断梅毒具有敏感性高,能早期诊断,能判定胎儿是否感染梅毒螺旋体等优点。 二期梅毒的病变主要发生于皮肤粘膜上,也可伴发皮肤附件损害(如脱发)。在出现皮肤、粘膜损害之前,往往先出现轻重不同的前驱症状,如发热、头痛、骨痛、神经痛及食欲不振等,待皮疹出现后,上述前驱症状即渐消失。
二期梅毒的皮肤损害种类甚多,一般可分为斑疹、丘疹及脓疱疹三型,其中脓疱疹较少见。这些皮肤损害虽较复杂,但一般具有共同的特征,皮肤初发时为淡红色,渐呈暗红色或古铜色,不痛、不痒、皮疹大小不一、数目较多、对称分布、孤立而散在,多发生于胸部、腹部、躯干侧面与背部,但面部很少发生。身体虚弱与营养不良的患者可发生梅毒性脓疱疹,常伴发高热及全身症状。
此外,还有一些特殊型的皮肤损害,如扁平湿疣、银屑病样梅毒疹、环状丘疹性梅毒疹,这些典型的与特殊型的局部表面都应与其类似的皮肤病损进行鉴别。
二期梅毒的粘膜表现有粘膜白斑、弥漫性红斑性梅毒疹、梅毒性舌炎、扁桃体炎等。因粘膜比皮肤薄弱,病变易向周围浸润,呈弥漫性扩展并易形成溃疡。
二期梅毒传染性极大,若治疗不当或未予治疗,往往进一步发展成内脏、神经、骨与关节梅毒,如及时进行合理治疗,则可获得彻底治愈。
全身出现皮疹,表现为斑疹、丘疹、脓疱、蛎壳状疹等,铜红色,少量鳞屑附着。常对称分布,密集不融合。无自觉症状,这种梅毒疹如发生在掌跖部具有诊断意义。
温馨提示,梅毒症状可以在科学的医疗器械下进行全面检测,如果在梅毒一期的时候发现并且得到专业治疗,就会让患者达到非常好的治愈效果,但是发生到2期,就会出现皮疹的现象,并且数量较多,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食欲,同时会导致神经痛症状发作。